全国咨询热线

13503333827

0311-80742703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
350S-26/14SH-19 双吸泵助力农田高压远距离灌溉

文章出处:人气:3发表时间:2025-6-19 9:15:02


一、双吸泵核心技术与农田灌溉需求的深度契合

双吸泵独特的对称叶轮设计,从两侧同时吸水,不仅消除了轴向推力,更实现了 “大流量 + 高扬程” 的双重优势。以 350S-26 和 14SH-19 为例:

  • 350S-26:350mm 口径对应 160-18000m³/h 流量,26m 扬程通过管路系统优化,可满足 3-5 公里农田输水需求;不锈钢焊接结构适配含轻微腐蚀性的灌溉水源,减少长期运行中的设备损耗。

  • 14SH-19:14 英寸(约 350mm)进口直径匹配 126-12500m³/h 流量,最高 140m 扬程适用于山地、丘陵等落差较大的地形,比转数 190 的叶轮设计兼顾效率与抗汽蚀性能,避免远距离输水时因压力波动导致的停机问题。

二、远距离高压输水的三大技术突破

  1. 水力性能优化:效率与距离的平衡
    • 双吸叶轮采用机翼型叶片,表面光洁度达 Ra3.2,水流阻力降低 20% 以上,即便在 10 公里长管路中,水头损失仍可控制在扬程的 15% 以内。例如,14SH-19 在 100m 扬程工况下,配合 DN300 镀锌钢管,可将水输送至 8 公里外的梯田区域,且末端压力保持 0.3MPa 以上。

  2. 结构设计创新:抗疲劳与稳定性保障
    • 中开式泵壳设计使检修无需拆卸管路,维护效率提升 50%;轴承采用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,允许一定角度偏移,避免长距离管路振动导致的轴磨损。某万亩农田灌溉项目中,350S-26 连续运行 1800 小时后,轴承温升仍低于 40℃。

  3. 系统集成方案:从泵站到田间的全链路适配
    • 搭配变频控制柜,可根据灌溉面积动态调节流量(如 350S-26 在 800-15000m³/h 区间无级变速),避免 “大马拉小车” 的能耗浪费;配合压力传感器与 PLC 控制系统,当输水距离超过 5 公里时,自动启动二级泵站接力,确保末端水压稳定。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与数据验证

场景类型泵型选择灌溉面积输水距离系统效率能耗对比(与单吸泵)
平原大田灌溉350S-265000-10000 亩3-5 公里82%-85%节能 18%-22%
山地梯田灌溉14SH-192000-5000 亩5-8 公里78%-83%节能 25%-30%
跨区域水源调配350S-26+14SH-1910000 亩以上10 公里 +75%-80%节能 20%-25%

数据来源:某农业灌溉工程案例,泵组运行频率 50Hz,管路材质为 PE 管

四、选型与系统设计关键点

  1. 参数匹配原则
    • 扬程 = 垂直高度 + 管路损失 + 末端压力(例:输水高度 20m,距离 5 公里,末端需 0.2MPa 压力,则需选择扬程≥20+50(管路损失)+20(压力换算)=90m 的 14SH-19 型号)。

    • 流量 = 灌溉面积 × 亩均需水量 / 灌溉时间(如 1000 亩农田需 3 天灌完,每亩需水 50m³,则流量≥1000×50/(3×24)≈694m³/h,可选择 350S-26 的中小流量工况)。

  2. 管路系统优化
    • 管径选择:350S-26 推荐 DN300-DN400,流速控制在 1.5-2.0m/s,降低沿程阻力;长距离输水可采用 “变径设计”(前半段 DN400,后半段 DN300),平衡压力与成本。

    • 排气阀布置:每 1-2 公里安装自动排气阀,避免气阻导致的扬程衰减(实测显示,未安装排气阀时,5 公里管路扬程损失可达 10-15m)。

五、行业趋势与技术延伸

随着智慧农业发展,350S-26/14SH-19 双吸泵正与物联网技术结合:通过加装流量传感器与 GPS 定位,实现 “泵站 - 管路 - 田间” 全链路监控,某智慧灌溉示范区数据显示,双吸泵系统配合智能调度后,灌溉效率提升 30%,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25%。未来,抗泥沙型双吸泵(如加装耐磨涂层叶轮)将更适用于黄河流域、西北灌区等含沙水源场景,进一步拓展农田灌溉的应用边界。



热销产品 了解更多+

石家庄中特工业泵有限公司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振二街南苑

电话:13503333827    传真:0311-80690291

中特泵业    ICP备案编号:冀ICP备2021024759号-1

扫一扫,免费体验水泵方案

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名片 微信名片

在线客服

微信公众号
咨询热线 13292919201